更新時間:2013-05-27
瀏覽次數(shù):3682
1852年,比爾(Beer)參考了布給爾(Bouguer)1729年和朗伯(Lambert)在1760年所發(fā)表的文章,提出了分光光度的基本定律,即液層厚度相等時,顏色的強度與呈色溶液的濃度成比例,從而奠定了分光光度法的理論基礎,這就是的比爾朗伯定律。1854年,杜包斯克(Duboscq)和奈斯勒(Nessler)等人將此理論應用于定量分析化學領域,并且設計了*臺比色計。到1918年,美國國家標準局制成了*臺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。此后,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經(jīng)不斷改進,又出現(xiàn)自動記錄、自動打印、數(shù)字顯示、微機控制等各種類型的儀器,使光度法的靈敏度和準確度也不斷提高,其應用范圍也不斷擴大。
從儀器理論上講,各種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,都是根據(jù)比耳定律設計的;而比耳定律研究的是在平行光、單色光的條件下,物質對光的吸收。但是,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單色器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單色光。并且,單色器系統(tǒng)不同,它產(chǎn)生的單色光的純度(光譜帶寬)也不同,并且光通過物質時,也不可能是真正的平行光。因此,嚴格地說,實際工作中,任何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,都不可能真正滿足比耳定律。所以,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都是針對近似平行光、近似單色光的條件設計的。所以,就看誰設計、制造儀器zui能滿足或接近比耳定律(或產(chǎn)生的比耳定律的偏離zui小),誰的儀器到了使用者手里,由于非平行光或非單色光產(chǎn)生的分析誤差zui小,誰的儀器就(當然還有雜散光、噪聲、穩(wěn)定性等要求)。這就是從儀器學理論,去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設計、制造誤差的zui根本、zui本質的問題;也是使用者從儀器學理論去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分析誤差的zui根本、zui本質的問題。
電話:021-64951010
郵箱:sales@hengping.com
地址:上海市松江區(qū)九亭鎮(zhèn)中心路28號

關于我們
公司簡介 企業(yè)文化 榮譽資質產(chǎn)品中心
熱門產(chǎn)品 天平儀器 過程質譜儀 電化學質譜儀 色譜質譜儀 分光光度計快速通道
關于我們 新聞中心 產(chǎn)品中心 技術文章 在線留言 聯(lián)系我們
微信公眾號
Copyright © 2025 上海舜宇恒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備案號:滬ICP備05003703號-3
技術支持:化工儀器網(wǎng) 管理登錄 sitemap.xml